江州劫法场:营救宋江的四伙人里面,只有1人是真心,余者在敷衍_李逵_梁山泊_晁盖
俗话说,患难见真情。一个人在最危险、最困难的时刻,才能真正识别出谁是自己真正的朋友。不过,人生中能遇到这种考验的机会并不多。宋江这一生,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考验。
第一次考验发生在他误杀阎婆惜后,被押司通缉,成了逃犯。那时,朱仝和雷横两位头领挺身而出,帮助他逃脱了官府的追捕。随后,柴进、孔明兄弟以及花荣相继为他提供了安全的庇护之所,使他得以暂时避难。
第二次考验则是在江州劫法场。宋江在江州酒楼上写下了充满反抗意味的诗句,结果被人告发。官府随即判处他死刑,执行地点就在江州本地。
宋江被判死刑的消息迅速传开,四面八方的势力纷纷朝江州集结,虽然方向不同,但目标一致——营救宋江。
据统计,此次营救行动共有四股势力参与,然而整体表现却参差不齐,许多人并未真正投入心力。
展开剩余85%宋江被捕的根源与梁山泊息息相关。在被抓初期,吴用曾设计用伪造蔡京书信的手段,将宋江交由蔡九知府送往东京,梁山好汉则在途中伏击企图救出他。但因书信内容出现漏洞,不但未能救下宋江,反而成了他加速死亡的催命符。意识到错误后,吴用赶忙与晁盖密谋新的营救计划。
当晚,晁盖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秘密离开梁山,火速赶往江州。
临刑当天,法场四个方向纷纷出现各色人马,他们衣着迥异,却不约而同地挤到了人群最前排。监斩官下令执行时,梁山一位好汉取出怀中的小锣,敲响作为信号。
锣声一响,四方梁山好汉纷纷展开行动:
东边那帮弄蛇的乞丐们掏出尖刀,直扑土兵。西边手持枪棒者大声呐喊,猛砍官军。南边挑担的脚夫轮起扁担,横扫一片,打得土兵和围观者四处逃散。北边的客商们跳下车,推挡人群,两人背起宋江和戴宗,其余人则射出弓弩、投掷石子和标枪。
宋江和戴宗在死神边缘被成功解救,转危为安。
晁盖带领众梁山好汉在李逵的带领下杀出重围,但出城不远便被浔阳江阻挡,无路可退,只得退至江边白龙庙暂避。
此次行动共出动了十七位好汉,但成效远不理想。
行动过程中,晁盖并未提前熟悉江州地形,也没有制定完整撤退方案,只能盲目跟随李逵,最终陷入绝境。可惜这位猛将若有更强领导,效果定会大为改观。
梁山这次救援表现拙劣,不知是晁盖能力有限,还是对宋江救援不上心,整体行动一片混乱。
事实上,第一个出手营救宋江的不是梁山众好汉,而是宋江在江州结识的小弟李逵。
李逵与宋江短暂相识后,便被宋江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,视其为知心大哥,誓死相随。
当得知宋江即将被斩,李逵焦急万分,他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直接劫法场。
刽子手刚接令准备行刑时,李逵突然出现。
只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,一个虎形黑壮汉脱得赤裸,双手挥舞两把板斧,发出震天怒吼,宛如霹雳从半空跃下。斧光闪烁,迅速斩倒两个行刑刽子手,直冲监斩官蔡九知府。土兵欲用枪矛抵挡,但根本挡不住他的猛攻,官员仓皇逃命。
李逵的出场震慑人心,他那如雷鸣般的嗓音令人心头一紧,而两把板斧则是他手中无坚不摧的武器。
他从空中跳下便不停斩杀,乱砍官军及围观群众,血溅满身,依旧一斧一个,奋勇向前。
直到前方无路,他才停下,沉声吩咐众人:
“莫慌!先把哥哥背到庙里。”
李逵在乱战中仍能保持冷静,实属难得。
众人商议后,他又声言:
“不如再杀入城,把那个蔡九知府全砍了再走!”
李逵的理想很简单,他相信大斧子能解决一切问题。
事实上,李逵的智商虽不算高,但行事果断直率,重视眼前痛快。虽然营救未尽周全,但他单枪匹马闯入法场的勇气实在令人敬佩。
他是众人中最真诚、最走心的一个。
正当三阮兄弟提议去江对岸抢几艘船渡江时,三艘小船疾驰而来,船上各有十数名持械壮汉。
船靠岸时,领头大声质问:“你们是谁?敢在白龙庙聚众?”
宋江略显慌乱,急忙前去查看,见来者正是熟悉的浪里白条张顺,心中顿时松了口气。
这三艘船上的人宋江均认识:
张顺率十余壮汉乘首船,张横带穆弘、穆春、薛永及十数庄客坐第二船,第三船由李俊率李立、童威、童猛和十数卖盐商人执枪上岸。
他们上前向宋江说明:
“自哥哥被捕后,我们寝食难安,无计可施。听闻你被戴院长抓走,李大哥也不见踪影,只得集合兄弟来到穆弘庄,招集熟人,今日打算闹进江州救你。不料你们早已先行,才得见面。”
这番话透露出重要信息:他们并不知晓宋江当天即将问斩,原本是计划去劫狱救人。
若他们再晚到一步,宋江和戴宗恐怕已无生还可能。
这些人都是揭阳镇的地头蛇,张顺更是江州渔霸,若稍费心机,早能探得宋江的处刑时间,不至于赶来时成了“接尸”队。
更奇怪的是,他们居然还管闲事,质问众人为何聚集白龙庙,令人费解。
宋江等人在江州攻破无为军后,带领众多好汉返回梁山。途中途经黄门山时,被山上的四个好汉拦截。
“你们大闹江州,劫掠无为军,杀害官军百姓,回梁山前,四人已等候多时!只有宋江留下性命,其余饶你们一命!”
黄门山四杰高声怒喝。宋江当即跪地求饶。
四人见状慌乱,忙跪拜道:
“听闻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大名,虽想杀你也不敢。听说你在江州吃官司,故意商议前来救援,派人探望,听闻江州已乱,料想你必会从此路返回,故备酒菜接风。”
黄门山四杰此举颇具戏谑意味,他们派人探听消息,却全是“好消息”,仿佛宋江被成功解救,还大闹江州,劫掠黄通判家一般。
实际上他们没做多少实事,却靠一张嘴赢得了宋江“重情重义”的好感。
这类言过其实的吹嘘,俗称“狗掀帘子”。
整体来看,解救宋江的四路人马中,只有李逵最为真诚用心,其余三路势力,特别是揭阳三霸和黄门山四杰,几乎是在走过场,完全不走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